喜報 本院施瑞婷助理教授合作成果(第二作者)獲教育部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青年成果獎

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施瑞婷助理教授合作成果(第二作者)《Dynamics of urban spraw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論文)獲教育部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青年成果獎【學科類別為交叉學科(社會學與地球科學)】。

施瑞婷助理教授的該篇合作成果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2020年第70卷。根據ESI資料庫2021年3月公佈的資料顯示,該篇論文入選全球前1%ESI高被引論文。

論文的基本觀點包括:(1)大規模城市擴張能帶來經濟發展,但仍帶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飛速發展的商業地產業會導致城市—社會空間割裂,大量外地務工人員湧入城中村,導致原有的宏觀政策調控作用顯得微乎其微;(2)城市更新的大規模進行使破舊市區得到更新改造,同時低收入群體被中產階級和城市基礎設施所取代,這一過程對低收入群體產生負面影響;(3)在城市重建領域,在原有居民的居住性替代、重建進程中的負面影響、老城區面貌的變化等方面,中美兩國存在相似的經歷;而在城市“分散化”領域、中心城區的選擇和變化模式、城市重建的主導力量及改造模式上,兩國有較大區別。

論文的理論價值在於:(1)明確劃分了中國城市擴張的兩種形式,擴展中國城市擴張研究領域。探索城市形態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案例研究成果可用于評估未來中國城市結構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影響;(2)利用三種主要參數測量和評定城市擴張與增長,對城市擴張結果進行定量化;(3)對於中國不均衡的土地改革和城市更新進程進行總結,提出綠色城市發展理論和經濟適用房的發展與困境,並對衡量城市更新進程成功與否的評價標準展開討論。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是教育部為表彰獎勵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績,鼓勵嚴謹治學、勇於創新、鑄造精品,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重大舉措。獎項於1995年設立,在高校領域及全國社科戰線有著重要影響,是目前國內人文社科領域最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重要獎項,也是目前我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最高級別的政府獎項,代表了我國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的最高水準。第九屆成果獎共產生獲獎成果1496項(含香港、澳門高校獲獎成果),其中,著作論文獎1196項,諮詢服務報告獎76項,普及讀物獎21項,青年成果獎203項。


現正招生
Open for Ad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