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侯嘉睿助理教授帶領研究團隊申報的項目——《移動數字閱讀對語言處理加工的影響:來自眼動的認知洞見》——近日獲得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FDCT)2025年創新提升資助項目立項(項目編號:0008/2025/ITP1)。該研究聚焦於移動數字閱讀對學習者語言加工理解上的影響和挑戰,致力於通過傳統離線研究方式和在線眼動研究方式相結合,推動對移動媒體和移動數字閱讀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探索。本項目獲批立項,是澳城大推進跨學科發展的又一重大科研突破,也充分體現人文社科學院在數字人文、語言學和心理學及其相結合的創新領域的不懈努力與顯著成果。
項目介紹
不斷發展的技術格局已經改變了閱讀領域,使其影響範圍超越了傳統的傳播方式。這種轉變體現在從印刷閱讀到移動媒體(如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和智能手機)閱讀的轉變。移動媒體和移動數字閱讀的出現也促進了移動輔助語言學習 (MALL) 的研究,該研究旨在利用移動技術重新定義語言學習環境並增強其教學方法。技術進步也帶來了方法論上的創新,從離線(學習準確性分數)到在線(眼動行為)探索的實證研究,使探索認知影響成為可能,例如,對移動技術環境中應用於詞彙學習的實時閱讀策略的影響。 至關重要的是,在學習和教育中實施這些閱讀更新之前,我們需要全面瞭解移動技術的影響,並解決以下基本問題,即移動輔助閱讀是否會影響第二語言學習者在閱讀產品和過程中的表現。本項目的一個關鍵方面將探討移動輔助閱讀與紙質閱讀是否會導致第二語言學習者在學習詞彙時採用不同的詞彙處理策略——這是一種在先前研究中尚未檢驗的新問題,其意義和影響不僅是心理上的,對與移動數字語言學習和教育中的教學法同樣重要。
研究特色
離線措施都是在閱讀任務之後採取的,無法深入了解學習者在移動輔助閱讀期間的每時每刻的過程。為了解決這些限制,眼動追蹤提供了一個很有前途的選擇來評估過程性能。 與調查問卷和發聲思考不同,眼動追蹤是併發的並且面向過程,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不需要額外的任務。通過在校準後使用眼動追蹤設備記錄學習者的眼球運動,研究人員可以即時收集有關他們的視覺注意力的數據。分析這些眼睛凝視數據可以提供有關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何時、如何以及針對哪些目標分配視覺注意力的寶貴見解。因此,眼動追蹤提供了更自然的閱讀體驗,並且可以根據以下因素揭示學習者的認知過程眼-心假說(也稱為眼-心連結),表明視覺注意力分配準確反映了認知過程。與其他傳統儀器相比,眼動追蹤可以捕捉每時每刻的人類行為,並以高時間解析度提供更準確、更可靠的測量。因此,眼動追蹤的進一步應用對於增強對認知過程的理解和改善移動輔助學習環境中的教學實踐具有廣闊的前景。 儘管眼動追蹤在認知和心理科學中由來已久、其他領域和學科, 包括翻譯, 多媒體和多模態、視頻觀看和字幕、雙語語言處理以及教師的願景和教學也見證了眼動追蹤應用的巨大發展。 相比之下, 移動輔助學習研究中視覺注意力的探索是一個新興領域。
研究目標
通過該研究項目發現傳統閱讀與移動閱讀對不同階段注意力分配的異同,從而揭示移動輔助閱讀對學習閱讀者認知在線加工的影響。同時進一步補充移動科技對學習者認知機制的潛在影響的實證–理論框架。
項目負責人分享
科技的發展不僅帶來學習技術的創新,與此同時帶來了評測技術的革新,移動數字閱讀研究與在線眼動技術相結合,標誌著科技發展對跨領域研究的推動作用。我們人文社科學院始終強調和倡導的跨學科研究和倫理審批也是得以通過並得到澳門特區FDCT基金委支持的關鍵因素。感謝金立賢院長和黃國文副院長對這項研究的支持、科研處盛劍處長的跟進和Sarah細緻的解答。同時,學院良好的工作氛圍為研究項目申報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